由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出資成立的能源創新經濟與制度變遷計畫(EEIST)結合歐盟、中國、巴西等研究機構在今年9月底提出了完成報告「制定能源轉型政策的10項原則」備受各國政府、再生能源業者及消費者團體等重視,且對傳統能源業者影響深遠。因為這份報告雖然僅有60頁,兩大章節,但裡面內容是經過研究團隊針對全球過去30年的能源政策進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反覆論證後,粹鍊出的10項原則,期望能協助各國政府在能源轉型背景下的政策制定做出成功的選擇。10項原則分為兩大主題:「政策設計」和「政策評估」。本期節目先與大家分享「政策設計」的前兩個原則。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大家知道什麼是EEIST嗎?所謂EEIST (Economics of Energy Innovation Systems Transition),是由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出資成立的能源創新經濟與制度變遷計畫。
EEIST 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主導,匯集了各國能源轉型智庫與專業團隊,包含巴西、中國、英國和歐盟等世界領先研究機構。為了協助各國政府加速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他們使用先進的科學分析方法,包含複雜的系統建模、經濟學以及氣候和環境等方面知識,來支持政府促進快速低碳轉型,並為《巴黎協定》的深度脫碳目標提供決策參考。
而EEIST在今年9月底提出了完成報告「制定能源轉型政策的10項原則」備受各界矚目,因為這份報告雖然僅有60頁,兩大章節,但裡面內容是經過研究團隊針對全球過去30年的能源政策進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反覆論證後,粹鍊出的10項原則,期望能協助各國政府在能源轉型背景下的政策制定做出成功的選擇。
雖然EEIST也提醒這些原則的設計和實施背景,在不同行業和地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具體的設計和執行方法應該因地制宜,務實地考慮不同的背景制度和政治文化。
但此10項原則,將會被各國政府、再生能源業者乃至消費者大量引用,反而使既有的電業更趨於弱勢,因此所有傳統電業更應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
10項原則分為兩大主題:「政策設計」和「政策評估」。「政策設計」目的在幫助政府設計政策,以激勵和擴大清潔技術的發展。而「政策評估」則強調需要考慮更多的層面、機會和風險,以及政策評估本身的過程,以確保政府政策盡可能考慮周全。
本期節目先與大家分享「政策設計」的前兩個原則:
第一、制定能源轉型政策,必須做出技術選擇
傳統普遍認為技術必須中立,技術中立(technology neutrality)經常被援引用來說明政府的政策不應「挑選贏家」,而應允許替代技術在假定的公平競爭環境中謀求發展。
一方面是因為如果沒有技術中立,很容易發生「管制俘虜」(regulatory capture)的問題,也就是主管機關在制定出某項公共政策或法案時,在技術層面優先考量某些企業或是團體,使得這些利益團體比公眾利益更加受惠,卻因此使得社會全體蒙受損失。此外,一些實證研究也顯示,在某些情況下對技術進行挑選,可能會導致用人唯親的問題。
然而,技術中立是一個很難實現的概念,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例如在研發過程中,一個最佳方案可能只支持一種技術,而無法支持所有的技術,因此我們必須做出選擇。
由於政策無法避免在技術投入中厚此薄彼,政策制定者就必須在技術之間做出選擇。現有技術往往受益於特定原因,通常會強化現有技術的主導地位,使得我們往往無意間會選擇現有技術。但是,有證據顯示,有意選擇會比無意選擇更好,畢竟每項新技術從萌芽到成熟,都需要時間與大量成本。
具體來說,在太陽能、陸域風電和離岸風電、聚光太陽能和電動車用鋰電池等領域的快速技術進步,並不是由一般的研發投資所推動的,而是由「一籃子創新政策」所推動的。這些政策降低了成本,支持了技術的採用。
太陽能的歷史是個典型的案例,能夠很好地詮釋各國實施不同政策「挑選」太陽能的過程,包括美國針對太陽能的研發和採購、日本針對太陽能住宅使用的補貼、德國針對太陽能上網電價的方案 以及中國通過補貼進一步擴大太陽能發展的規模,促使太陽能的成本自60年前商業化以來下降了1萬多倍。
歸根究底,儘管太陽能每單位能源的初始成本很高,但仍吸引了大量關注和資源投入,原因在於太陽能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能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清潔能源。
第二、政府需要進行投資和監管,以降低成本
傳統上認為政府干預會增加成本,當它為特定技術提供激勵或監管措施時,往往會被視為低效率的政策,因為它扭曲了市場更有效的資源配置。
傳統的理論基礎是:在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狀態下,市場可以確保經濟資源的最佳化配置。任何政策,除非是專門針對市場失靈情況,否則都必然導致不利的資源配置。若是讓市場自由競爭,可以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創新誘因,並帶來高度的生產力以及經濟成長。
但是,認為政府干預會增加成本的假設,事實上並沒有考慮到技術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動態發展,並會隨著市場的現實狀況而進行調整。而且,對於公共財例如國防或是能源,因為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包括資訊落差和市場支配力等影響,其實市場並無法僅依靠自己的運作,而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因此,EEIST深入地研究了有關脫碳政策的大量數據,強而有力地證明了「需求拉動」(demand-pull)政策,包括一些財政激勵措施和監管措施,例如稅收優惠、效率標準、上網電價、公共採購等等,這些政策確實能夠有效地擴大對清潔技術的需求,降低了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例如太陽能、陸域風電和離岸風電等。
讓我們來看一些國家案例:
在德國、中國等國家,創造市場的政策,尤其是上網電價和能源組合標準,一直是成本大幅下降的關鍵,使得太陽能成為當地有史以來最便宜的電力;而在印度,公共採購在四年內將高效照明的成本削減了 85%,並首次將電力照明引入數百萬個家庭;在英國,針對性的補貼措施,使離岸風電的成本在10年內降低了約70%,使其成為比天然氣更便宜的發電。
大部分的政府財政激勵和監管政策在一開始確實提高了系統成本,因為它們起初支持的新技術比現有技術更昂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技術的成本將大幅降低。
綜合以上報導,EEIST報告建議,在支持低碳方向的創新時,最好是有意而非無意地對政策進行選擇;而設計良好的公共投資和監管政策可以降低清潔技術的成本。因此在能源轉型的進程上,各國政府為了鼓勵新產業、新技術的發展,勢必會參採這些原則,將積極鼓勵新進業者,進而對既有業者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值得所有能源企業深思並重新戰略布局。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
EEIST 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主導,匯集了各國能源轉型智庫與專業團隊,包含巴西、中國、英國和歐盟等世界領先研究機構。為了協助各國政府加速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他們使用先進的科學分析方法,包含複雜的系統建模、經濟學以及氣候和環境等方面知識,來支持政府促進快速低碳轉型,並為《巴黎協定》的深度脫碳目標提供決策參考。
而EEIST在今年9月底提出了完成報告「制定能源轉型政策的10項原則」備受各界矚目,因為這份報告雖然僅有60頁,兩大章節,但裡面內容是經過研究團隊針對全球過去30年的能源政策進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反覆論證後,粹鍊出的10項原則,期望能協助各國政府在能源轉型背景下的政策制定做出成功的選擇。
雖然EEIST也提醒這些原則的設計和實施背景,在不同行業和地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具體的設計和執行方法應該因地制宜,務實地考慮不同的背景制度和政治文化。
但此10項原則,將會被各國政府、再生能源業者乃至消費者大量引用,反而使既有的電業更趨於弱勢,因此所有傳統電業更應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
10項原則分為兩大主題:「政策設計」和「政策評估」。「政策設計」目的在幫助政府設計政策,以激勵和擴大清潔技術的發展。而「政策評估」則強調需要考慮更多的層面、機會和風險,以及政策評估本身的過程,以確保政府政策盡可能考慮周全。
本期節目先與大家分享「政策設計」的前兩個原則:
第一、制定能源轉型政策,必須做出技術選擇
傳統普遍認為技術必須中立,技術中立(technology neutrality)經常被援引用來說明政府的政策不應「挑選贏家」,而應允許替代技術在假定的公平競爭環境中謀求發展。
一方面是因為如果沒有技術中立,很容易發生「管制俘虜」(regulatory capture)的問題,也就是主管機關在制定出某項公共政策或法案時,在技術層面優先考量某些企業或是團體,使得這些利益團體比公眾利益更加受惠,卻因此使得社會全體蒙受損失。此外,一些實證研究也顯示,在某些情況下對技術進行挑選,可能會導致用人唯親的問題。
然而,技術中立是一個很難實現的概念,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的。例如在研發過程中,一個最佳方案可能只支持一種技術,而無法支持所有的技術,因此我們必須做出選擇。
由於政策無法避免在技術投入中厚此薄彼,政策制定者就必須在技術之間做出選擇。現有技術往往受益於特定原因,通常會強化現有技術的主導地位,使得我們往往無意間會選擇現有技術。但是,有證據顯示,有意選擇會比無意選擇更好,畢竟每項新技術從萌芽到成熟,都需要時間與大量成本。
具體來說,在太陽能、陸域風電和離岸風電、聚光太陽能和電動車用鋰電池等領域的快速技術進步,並不是由一般的研發投資所推動的,而是由「一籃子創新政策」所推動的。這些政策降低了成本,支持了技術的採用。
太陽能的歷史是個典型的案例,能夠很好地詮釋各國實施不同政策「挑選」太陽能的過程,包括美國針對太陽能的研發和採購、日本針對太陽能住宅使用的補貼、德國針對太陽能上網電價的方案 以及中國通過補貼進一步擴大太陽能發展的規模,促使太陽能的成本自60年前商業化以來下降了1萬多倍。
歸根究底,儘管太陽能每單位能源的初始成本很高,但仍吸引了大量關注和資源投入,原因在於太陽能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能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清潔能源。
第二、政府需要進行投資和監管,以降低成本
傳統上認為政府干預會增加成本,當它為特定技術提供激勵或監管措施時,往往會被視為低效率的政策,因為它扭曲了市場更有效的資源配置。
傳統的理論基礎是:在供給與需求達到均衡狀態下,市場可以確保經濟資源的最佳化配置。任何政策,除非是專門針對市場失靈情況,否則都必然導致不利的資源配置。若是讓市場自由競爭,可以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創新誘因,並帶來高度的生產力以及經濟成長。
但是,認為政府干預會增加成本的假設,事實上並沒有考慮到技術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動態發展,並會隨著市場的現實狀況而進行調整。而且,對於公共財例如國防或是能源,因為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包括資訊落差和市場支配力等影響,其實市場並無法僅依靠自己的運作,而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因此,EEIST深入地研究了有關脫碳政策的大量數據,強而有力地證明了「需求拉動」(demand-pull)政策,包括一些財政激勵措施和監管措施,例如稅收優惠、效率標準、上網電價、公共採購等等,這些政策確實能夠有效地擴大對清潔技術的需求,降低了關鍵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例如太陽能、陸域風電和離岸風電等。
讓我們來看一些國家案例:
在德國、中國等國家,創造市場的政策,尤其是上網電價和能源組合標準,一直是成本大幅下降的關鍵,使得太陽能成為當地有史以來最便宜的電力;而在印度,公共採購在四年內將高效照明的成本削減了 85%,並首次將電力照明引入數百萬個家庭;在英國,針對性的補貼措施,使離岸風電的成本在10年內降低了約70%,使其成為比天然氣更便宜的發電。
大部分的政府財政激勵和監管政策在一開始確實提高了系統成本,因為它們起初支持的新技術比現有技術更昂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技術的成本將大幅降低。
綜合以上報導,EEIST報告建議,在支持低碳方向的創新時,最好是有意而非無意地對政策進行選擇;而設計良好的公共投資和監管政策可以降低清潔技術的成本。因此在能源轉型的進程上,各國政府為了鼓勵新產業、新技術的發展,勢必會參採這些原則,將積極鼓勵新進業者,進而對既有業者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值得所有能源企業深思並重新戰略布局。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