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Logo

:::
分分秒秒都在努力 只為儘速復電.png

電力是現代化生活的基石,也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論是一般傳統產業或是新興高科技產業無不以電力為動力。數十年來台電提供民生及經濟發展所需之充足電力,輸配電網路更已經深入台灣地區每一個角落,台電每天都與2千3百萬同胞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

發展歷程之回顧

台灣電業,在清光緒14年(西元1888年),首由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於台北市創立「興市公司」,裝置小型蒸氣燃煤發電機,以低壓供應照明,雖為時僅月餘,然就我國電業史而言,為國人自辦電業之發祥地。日本統治台灣後,於西元1905年在龜山完成發電廠,為台灣地區水力發電之始。隨後繼續開發,民國8年(西元1919年)成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著手進行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並在台灣西部建造貫通南北之輸電幹線。至民國33年(西元1944年)全台發電總裝置容量為32.1萬瓩。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後,政府致力於台灣地區電業之發展,其沿革時期可劃分如下:

台電發展歷程之回顧

一、接管修復時期(民國34年至42年):水力為主

民國35年5月1日台灣電力公司成立。
民國42年,裝置容量36.3萬瓩,水力發電占93.7%,火力發電占6.3%,發電設備以「水力為主」。

二、初步擴充時期(民國43年至54年):水火並重

自民國51年起,火力發電量首度超過水力,使電力系統由以往之「水力為主」進入「水火並重」時期。

三、火力高度開發時期(民國55年至63年):火主水從

民國50年代中期以後,台灣工業迅速起飛,用電量劇增,台電公司乃開發大容量高效率之火力,電力系統由「水火並重」進入「火力為主,水力為輔」時期。 在輸變電系統方面,完成全長330回線公里之345千伏(345kV)超高壓輸電線路,以提升輸電容量及穩定供電系統。

四、核能發電發展時期(民國64年至74年):能源多元化

民國63年及69年,為因應石油危機後之能源情勢,政府能源政策改採發電來源多元化政策。一方面推展核能發電,至74年先後完成三座核能發電廠,裝置容量達514.4萬瓩,同時繼續引進大容量高效率火力機組,電力系統因核能電廠加入而進入「能源多元化」時期。

五、促進電力供需平衡時期(民國75年至82年):需求面管理

民國75年至79年間,備用容量漸感不足,故本時期除適時興建大型火力、開發優良水力外,乃積極推行時間電價、可停電力、節約用電,並鼓勵汽電共生發電等,力求電力供需平衡,電力系統進入「需求面管理」時期。

六、開放發電業時期(民國83年至89年):開放民間經營發電業

民國80年代起,由於國內用電迅速成長,電源開發因地狹人稠而日益艱難,加以電業自由化逐漸蔚為全球風潮,政府乃順應世界潮流,開放民間興建電廠,其規模以不超過電力系統總裝置容量20%為原則,加速電源開發,台灣電力市場進入「開放發電業」時期。

七、電網擴充時期(民國90年至97年)

因應經濟發展及電力需求增加,台電公司陸續興建各級變電所及輸配電線路,且配合政府推動多項高科技產業發展政策,為達成供應充裕電源及穩定電力,並建構完整可靠供電網路,接續第一至第五輸變電計畫,於90年間推動「第六輸變電計畫」,該計畫預算金額逾3千億元,另同時進行「第五配電計畫」,俾擴建輸、配電線路,及增、汰換變壓器,除提升供電可靠度、改善供電穩定度外,更滿足全國之重大工業區用電,亦為日後建構智慧電網、韌性電網奠定良好基礎。

八、再生能源發展時期(民國98年至105年)

為增進能源自主及多元化,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政府於98年訂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設置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並提供業者補助及保障合理報酬,以提升建置再生能源設備之誘因,係我國再生能源發展重要里程碑。為確保電力事業永續發展,台電公司亦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此階段以建置陸域風機及光電案場為主,累積完成之裝置容量逾30萬瓩。

九、加速能源轉型時期(民國106年至109年)

為加強回應民眾對於空氣品質的期待與要求及配合政府政策下,厲行增氣減煤,且自106年起,火力電廠配合空氣品質預警實施降載制度,108年更執行「環保停機」措施,在供電穩定下實施環保調度,部分燃煤機組完全停止運轉,同年燃氣機組全年發購電量首次大於燃煤機組,此期間亦持續進行燃氣機組更新擴建,包含通霄、大潭、興達及台中電廠等,工程計畫裝置容量合計逾1,200萬瓩。另「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於108年修正,訂定114年推廣目標總量達2,700萬瓩,台電公司配合政策加速再生能源開發,另新增離岸風力發電項目,同時提前部署建立綠能優先調度與大量併網相關配套機制。

十、邁向淨零轉型時期(民國110年迄今)

政府於1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台灣的目標,面對台灣碳排有90%是來自能源的使用,如何讓電力系統有效達成淨零,同時持續穩定供電,是非常重要且具挑戰的任務,台電公司除擴大風電與光電外,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均為電源開發之發展重點,同時因應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建置儲能系統、推動分散式電網並強化電網韌性,這項典範移轉對台電公司永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無論電源或電網結構均循序進行調整。

未來展望

台電公司身為國營公用事業,肩負穩定供電、友善環境與維持合理成本電價之使命,以提供企業與民生發展所需基礎條件。在電業法通過後,開放綠能直供,與推動能源轉型逐步減核邁向114年非核家園之政府政策目標下,本公司將配合推動以下重點工作,力求穩定供電:

一、穩定電力供應

為滿足經濟發展所需電力,與核能機組將來陸續除役所導致之短期備轉容量偏低問題,原則上在夏季期間不安排機組大修,並要求各電廠如質如期完成機組大修、檢修工作,加強運轉維護,確保夏季供電能力。另持續推動需求面管理包括時間電價、減少用電措施、需量競價等負載管理措施來降低尖峰負載。

二、再生能源開發

積極推動與建置陸域風力、大型太陽能及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另為因應未來大量再生能源併網對系統之衝擊,將強化區域電網、建置快速起停機組及規劃抽蓄儲能系統等措施。

三、加強供電品質

本公司期許為智慧型電網的建構者,除透過發電端效率提升外,亦將逐步改善輸配電效率,推動配電端饋線自動化及環路供電建置,並將配合電力科技持續創新,規劃建構智慧型電網,期能進一步提高供電可靠度,並提供用戶加值服務,讓用戶能更智慧使用電能,達到節能減碳目的。

四、建立綠色企業

綠能、低碳、環保已是能源事業共同需要努力的課題,本公司除擴大再生能源投資,做好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對於極端氣候所帶來之颱風、地震等,將推動相關電力建設之防災加強計畫如配電事故搶修困難區段,辦理電線電纜地下化工程。至於燃煤電廠空污改善部分,將透過提高環保設備投資比重,使新設燃煤機組污染排放接近天然氣機組標準;並在系統供電安全無虞、天然氣存量足夠及空氣品質惡化之前提下,配合降載,展現友善環境的作為。

五、落實顧客服務

本公司為讓用戶享有更高品質、更方便的電力服務,正藉由資訊科技提供客戶更多元化的服務,包括便捷的申請管道及繳費服務、提升客服中心服務品質、設置「1911」事故通報專線、研訂「服務品質標準」等,未來將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及品質,充分掌握顧客的期待,提供讓顧客驚喜的價值,以贏得顧客的心。

六、善盡社會責任

本公司以克盡「企業公民」的角色自我期許,深切瞭解企業發展要靠顧客的信賴及社會的支持,故在強化公司營運基礎,追求永續經營的同時,當善盡社會責任使社會變得更美好。將積極持續參與回饋社會公益及慈善活動。

企業簡介影片

註:企業簡介影片 台電公司 版權所有

台灣電力APP_24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