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Logo

:::
分分秒秒都在努力 只為儘速復電.png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風力發電機在施工設置過程中,由於需要對基地進行開挖整地,人員機具進出頻繁及運轉營運期間風機的運轉音及葉片的轉動多少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本輯節目內容將介紹台電公司陸域風力發電機在設置與營運階段採用哪些友善生態對策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近幾年來陸域風電的發展已日漸成熟,陸地上的風機越蓋越多,生態資源的保育同樣逐漸受到重視,陸域風力發電機的設置除了在規劃初期選址時就儘量避開生態系統脆弱和環境需要保護的區域,在施工及營運階段針對場址特性會有各種生態友善對策,以下我們就來談談陸域風力發電機對陸域植物、動物生態可能的影響及生態友善對策:
由於台電公司風力機組多設於濱海防風林地,防風林為阻擋海風及海沙侵害內陸的第一道防線,常受海風吹襲,生長不易,且為野生動物主要棲息之環境,所以在每部風機施工時,臨時性施工腹地範圍會事先劃定並詳細計算其將砍伐之防風林範圍,同時機組葉片組裝以空中組裝方式進行,減少臨時性施工腹地範圍的需求,嚴格控管使用面積範圍,避免全面性植被移除,待風力機組完工後,於臨時性施工腹地範圍內補植該區域之原生種防風林木,以提供生物棲息環境。營運期間因風機並無廢氣或廢水之排放,加上濱海地區植物生長主要受強勁且鹽度高之海風影響,故營運期間風機對植物無明響的影響。
陸域風機施工期間會有噪音振動、工程車輛、人員活動等干擾,可能影響原棲息與活動於工程區內的動物受驚嚇或遭驅離,所以台電公司均會確實要求風機設置施工廠商落實環境保護計畫「噪音與振動」項目之減輕對策,避免因施工噪音增加對區域內動物生態的干擾,同時對施工人員進行生態保育教育訓練,禁止捕捉、騷擾或虐待野生動物,限制工區車輛行進速度,遵守該區段道路速限規定,避免影響動物穿越道路時之安全性,在營運階段風力機組定期執行保養維護,以減少運轉不當或故障所引起之噪音,並於每季執行環境低頻噪音監測1次,每次連續24小時監測,相關維護工作使用堤岸道路或維修道路進行,避免人員、機具直接穿越防風林,造成植栽破壞及驚擾野生動物棲息。
過去曾有研究顯示陸域風力發電機可能使鳥類受到撞擊風險,另也有研究顯示陸域風力發電機會影響鳥類飛行行為及反應,依據鳥類的特性、天候變化、地形、海拔等因素而有不同影響,大多數會有閃避之行為,迅速遠離風機以避免碰撞,因此台電公司在風機設置前會為鳥類預留飛行廊道,並針對風機主要影響對象(鳥類)持續進行施工及營運期間之監測,藉此觀察風機之設置對當地生態之衝擊與影響。
除辦理生態調查外,另配合每月一次機組巡檢,固定於每部風力機組葉片運轉長度加20公尺的半徑及其下方範圍,巡視是否有鳥類及蝙蝠撞擊事件,並做成紀錄,以作為後續評估分析、對策修正之參考。於部分風力機塔頂裝設航空警示燈,對於鳥類飛行具有警示輔助功能,可增加鳥類辨識,進而減低鳥類之撞擊風險。風機營運第1年,於候鳥過境之高峰期(春季及秋季)每月進行 1 次鳥類雷達調查,夏季及冬季每季進行 1 次鳥類雷達調查。依據第1年的鳥類調查結果,據以訂定營運第 2 年以後之風機降載機制,若經評估分析確定風機運轉於鳥類大量遷徙活動時會產生衝擊,即配合遠端遙控執行風機降載。
根據過往的監測結果發現,風力發電站鳥類數量並未因風機運轉而有減少情形,大多數鳥類飛行高度避開了風機葉片運轉範圍(40公尺以上、120公尺以下),飛行路徑方面,鳥類有於風機設置後改變飛行路徑以避免撞擊之情形,顯示預留鳥類飛行廊道有發揮效用,此外,台電公司於各風力發電站持續定期觀察風力機組設置處是否有鳥類撞擊之情況,觀察結果顯示,未發現明顯受風機撞擊之鳥類屍體。
風能是一種潔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佔地面積小、相對潔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特點是一種具大規模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對於緩解電力短缺、減少對傳統火力發電的依賴及改善生態環境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及意義。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我們下週再會!

台灣電力APP_24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