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Logo

:::
分分秒秒都在努力 只為儘速復電.png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歐洲長期以來憑藉著充足穩定的電源及強大的互聯電網,在電力市場的自由化、能源轉型及淨零轉型等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然而今年疫情趨緩、經濟逐漸復甦,能源需求快速上升之下,但供給端卻因為三個原因打破歐盟看似完美的運作方式,甚至有裂解的危機。本期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歐洲近期的供電危機,其發生原因及發展態勢。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我們知道歐洲長期而言在電力市場的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包含自由化、能源轉型、淨零排放等都起帶頭作用而被全球各國起而仿效,歐洲為何有這樣的能耐?主要是憑藉著充足穩定的電源及強大的互聯電網。

歐洲各國長期以來都是透過相互連接的跨國大電網進行整個歐洲共同體的穩定供電,其中扮演電力出口要角的國家像是提供核電的法國、提供水力的挪威、以及提供風力的丹麥等,支援像是荷蘭、義大利等電力進口國的電力需求。透過國與國之間的電網互通有無、相互照應,也因為如此,有許多國家在能源上根本只有極少或完全沒有備用的存量,而今年因疫情趨緩,經濟逐漸復甦,導致能源需求快速上升,但是供給端卻因為三個原因打破歐盟這樣看似完美的運作方式,甚至有裂解的危機,我們本期就與大家分享是哪三個原因:

第一、極端氣候導致風力與水力供電不如預期;第二、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出了問題;第三、法國核電中斷、德國在能源轉型下,年底前將關閉近一半的核能發電;3大問題導致歐洲嚴重的能源危機愈演愈烈。

首先,在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影響之下,今年各地風速持續減弱,導致風力發電效率降低,從夏天持續影響到冬天。歐洲地區近期風速降至數十年新低,導致今年「缺風」情況尤其明顯,整體風速遠低於平均值。使得重度倚靠風力發電的英國近期由於大氣流動停滯,風速大減、發電量減少。

而北歐例如挪威西南部擁有最大的發電用儲水容量,也由於極端氣候造成的乾旱太嚴重,水庫水位降至十年同期新低,使得該國無足夠水位能發電供應其他國家。

由於今年氣候變化幅度較大,因此抑制了歐洲的風力與水力發電,導致各國將目光移到燃氣發電。

然而,歐洲本身在天然氣整個供應體系上也出了問題:

第一、歐洲加速推動能源轉型積極減碳,導致產業棄用煤炭轉向使用天然氣替代,提升了天然氣的需求。

第二、根據歐洲天然氣基礎組織資料顯示,今年天然氣在秋季已經吃緊,而進入冬季以後,因為反聖嬰現象引發的異常寒冷天氣,歐洲部分地區氣溫近日陷入十年來新低,用電以及供暖需求大幅增加,使得天然氣供應更加緊澀。

第三、由於大電網互連供電的特性,歐洲部分國家沒有足夠的天然氣儲備,甚至連長期天然氣契約也很少,等同放棄能源主控權。

第四、英國北海的幾個天然氣田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氣田的檢修推遲到今年,加上挪威的Hammerfest氣田-也是歐洲最大的氣田又從去年10月起停產,預期到明年3月才能復產,導致歐洲本身的天然氣產量不如預期。

第五、歐洲約有百分之50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因此針對未來需求的增加有一些因應對策,例如我們上一期與大家提過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已完工,預定在2022年7月啟用,但仍需經德國官方審議及其他政治考量,若是原有供應體系持續吃緊,則不排除會提早或快速啟動。

最後,歐盟中最主要的電力出口國-法國總統馬克宏曾在上任初期承諾,將在2035年前將法國對核電的依賴從百分之75降至百分之50,並大力發展再生能源,然而最近卻因為再生能源發展不如預期,宣布將開始推動新的核能電廠興建計畫。然而就在這個時刻,法國最大的電力公司-法國電力公司(EDF)由於機組維護發現故障問題,有4部機組共6GW將在2022年第一季左右才能併網發電,占法國當前可用電力百分之13。

如果沒有法國的電力出口,歐洲的一些國家可能出現電力供應問題。如果今年冬季的天氣比往常更冷,這不僅有可能加重消費者在飆漲的電價和能源費用上的負擔,也可能增加輪流停電的可能性。然而正值歐洲努力應付史上最嚴重的能源危機時,新內閣剛上任的德國卻仍將按照原定計畫,準備在年底前關閉半數核電廠,此舉恐怕將進一步加劇歐洲能源短缺的壓力。

種種原因造成的能源供應緊張,導致了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尤其天然氣價格已經飆升近5倍,達到近7年來的高點。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已罕見地出現高於亞洲的現象,也導致多艘開往亞洲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掉頭,轉而提供歐洲國家。

受到天然氣價格的影響,歐洲電力價格也隨之攀高,多國均創下了歷史最高電價。德國、法國、瑞士等國家近期電價再度大幅飆升,法國和德國9月的電費每度約為0.16歐元。如今價格分別上漲了百分之48和百分之36,德國電價甚至一路狂飆到歷史第二高紀錄;瑞士電價更創下了200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而英國從8月以來,有多達26家能源供應商被迫倒閉,影響約400萬戶家庭,顯示該行業狀況相當危急,這也讓能源監管機構Ofgem有意提高能源價格上限,但會導致家庭電費跟著上漲。可能多出700英鎊以上(約新台幣2.6萬元)的電費支出。

更重要的是,根據我們觀察,這次能源危機造成的高額電價促使歐洲各國紛紛提出補貼政策,打破了歐洲原本引以為傲的自由化,讓市場自由決定的觀念。

此外,隨著今年經濟復甦的加速,為了滿足用電需求加上各國高漲的天然氣價格,在考量成本因素,且有選擇之下,即使煤價大幅上漲,許多國家仍選擇相對便宜的煤電,因此IEA預測今年全球燃煤發電量預計將較去年上漲百分之9。而歐洲因為非煤政策之下只好選擇了天然氣,且不得不用,使得天然氣供應吃緊造成能源危機,這雖然是一個警訊,不僅影響了大家對能源轉型的信心,也造成各界對淨零排放達成可能性的質疑,但我們希望這只是一次插曲,全球仍會朝能源轉型及淨零排放的方向邁進。

最後參考今年因為極度寒流造成的美國德州大停電是發生在2月,因此這波歐洲能源危機或許要持續觀察到2月左右,才會有比較明朗的態勢,這次的冬天對歐洲而言將會非常的漫長。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
台灣電力APP_24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