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淨零排放的漫漫長路上,我們對淨零排放的認知可能會存在一些誤區,什麼是誤區呢?就是長時間形成的某種錯誤認知或做法。誤區造成的認知偏差可能會進而影響行為,導致追求淨零排放所付出的努力效果事倍功半。本期我們綜整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意見,除整體觀念或作法誤區外,主要聚焦在電力產業,分為整體觀念、電力能源及技術應用三大類與大家分享。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在實現淨零排放的漫漫長路上,我們對淨零排放的認知可能會存在一些誤區,什麼是誤區呢?就是長時間形成的某種錯誤認知或做法。那為什麼會有誤區呢?主要原因在於:第一、從目前起算要達成淨零排放預計至少也要30年,因為它的難度高且時間久,過程中充滿變數,所以有些人希望能一蹴可幾,有靈丹妙藥可以快速達成;第二、淨零排放影響的產業範圍既深且廣,受影響的五大主要產業包含能源、交通、工業、建築、農業與土地利用,擔心改變後與現況差距過多,造成巨大衝擊;第三、人有選擇性的認知,總是會選擇性的吸收並解釋資訊,容易只聽自己想聽的,而忽略或誤解其他資訊。
因此誤區造成的認知偏差可能會進而影響行為,導致追求淨零排放所付出的努力效果事倍功半。本期我們綜整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意見,除整體觀念或作法誤區外,主要聚焦在電力產業,因此以下分為整體觀念、電力能源及技術應用三大類與大家分享:
第一類是整體觀念層面:
誤區1:淨零排放只是一個環保議題,靠國家出手改善環境便足夠,跟一般人沒有關係 。
很多人可能覺得淨零排放是一個國家層面的環保議題,生活中似乎接觸不到,時間看上去也非常遙遠。然而事實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未來將為全球帶來全面性的變化:從日常生活、交通運輸、就業環境,到產業發展,再到全球化與國際關係,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它是與每個人的未來都有密切關係的,如能越早意識到淨零排放的重要性,就能越早在這場變革中調適並搶得先機。
誤區2:已開發國家不需要為開發中國家的減碳提供幫助。
相較於富裕的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在實現減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一方面必須解決本國的經濟、環境、就業等主要問題,另一方面還需要兼顧全球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
如果沒有相關先進技術和資金的支援,開發中國家將難以避免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來維持經濟社會的發展,隨之而來的高碳排將是必然的結果。因此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每次的國際氣候會議都有普遍的共識:就是富裕國家應該為開發中國家提供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也就是所謂的氣候資助或融資,協助開發中國家突破減碳的重重難關,加速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的目標。因此在COP26會議上,也再次達成共識,敦促富裕國家最遲在2025年前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以協助因應氣候變遷問題。
誤區3:大力推進淨零排放將阻礙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從聯合國的永續目標可得知,維持良好的生存環境是人類最大共識,產業勢必要與淨零排放結合,這已為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對致力於創新技術和轉型的企業,我們反而應該看好它們的發展,它所有的努力會反映在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上,成為優質健康的企業而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當然努力實現淨零排放的確會影響到部分高碳排產業的利益,但這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戰略,短期雖然會有一定的陣痛期,但長期而言,仍將有助於產業深度轉型,促進升級,加速綠色創新。
第二類是電力能源層面:
誤區1:脫煤並不代表燃煤電廠將完全退出。
煤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污染程度高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全球淨零排放道路上需要重點突破的一環。雖然實現淨零排放要大幅提高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但對於部分國家而言,這並不意味著必須關閉全部的煤電機組。因為再生能源本身有間歇性、波動性及時間性,仍需要以能夠快速起停的機組來滿足穩定供電的需求。
因此煤電的定位需要轉變,配合靈活的電源調度,協助削峰填谷,搭配氫氨混燒、以及CCUS負碳等技術,來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但是這些技術都還在發展中,仍有待觀察。
誤區2:電力淨零排放只要電源端全面採用清潔能源就可以了。
風力、太陽能、氫能與氨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只是實現電力淨零排放的前提,除此之外,還需建立能夠適應大規模再生能源併網的電網,並且還要儲能技術等輔助服務的搭配,讓發出的電能夠安全的輸送出去。所以電源與電網同等重要,均需兼顧。
誤區3:電力淨零排放只要電源與電網的配合就可以了。
要實現電力淨零排放,除了電源與電網雙管齊下以外,還需要加強電力市場的建設,透過電力市場化改革提昇運轉和投資效率,保證電力系統安全和電網的可靠度。同時,在消費端也必須引導用戶養成綠色用電的習慣,推動綠色生活和節能風氣的形成,最後才能算是完整的電力淨零排放。所以供給端與需求端均需努力。
第三類是技術應用層面:
誤區1:有了負碳排技術就能實現淨零排放,產業不需要節能減碳。
也許有人會覺得只要大力發展碳匯、CCUS等技術,那麼鋼鐵、水泥、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就不需要節能減碳。當然這些技術的確能夠清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其實它們抵消碳排放的能力有限,要實現淨零排放還是要依靠各行業自身的努力,才能達成目標。所以除了對於碳的產生要有效管理外,更要重視源頭的控管。
誤區2:從事淨零排放技術研發的企業都具有發展前景。
通往淨零排放的道路充滿挑戰,並非所有從事相關技術研發的企業都能存活下來。企業經營必須考量成本控制並探索成功的商業模式:成本與收益是推進淨零排放的關鍵,即使目前在技術發展上有一定成果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等行業,也仍需要持續面對成本問題;此外,企業還需要對商業模式持續進行探索,在過程中不斷接收市場的回饋並及時做出改變,並位居領先者優勢並持續維持,否則會被市場淘汰。
誤區3:未來電動車普及化就能對淨零排放有幫助。
目前各國正大力發展電動車以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同時也在不斷優化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技術。大家希望在未來,電動車及燃料電池的技術與成本可以降到普及化的程度,使人們能夠更便利地使用電動車。
但是電動車的電能如果不是來自綠色能源的情況下,即使完全取代燃油車,仍不能解決淨零排放問題,必須要先改變能源結構,提高綠能占比,電動車有足夠的清潔能源可用,才有可能做到淨零排放。
綜合以上報導,雖然淨零排放是當紅議題,但是我們對淨零排放還在摸索的過程當中,容易產生誤解與迷思。未來隨著各國政策、產業發展逐漸形成,各類正反資訊的交集下,有可能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誤區,進而導致錯誤的策略或作為,必須謹慎應對。
另外我們本次介紹的主要是與電力有關的誤區,未來隨著淨零排放的期限逐漸逼近,相信會有更多爭論與激盪的議題或誤區,未來若有更新、更重要的誤區出現,我們也將會持續為大家關注並介紹。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
因此誤區造成的認知偏差可能會進而影響行為,導致追求淨零排放所付出的努力效果事倍功半。本期我們綜整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意見,除整體觀念或作法誤區外,主要聚焦在電力產業,因此以下分為整體觀念、電力能源及技術應用三大類與大家分享:
第一類是整體觀念層面:
誤區1:淨零排放只是一個環保議題,靠國家出手改善環境便足夠,跟一般人沒有關係 。
很多人可能覺得淨零排放是一個國家層面的環保議題,生活中似乎接觸不到,時間看上去也非常遙遠。然而事實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未來將為全球帶來全面性的變化:從日常生活、交通運輸、就業環境,到產業發展,再到全球化與國際關係,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它是與每個人的未來都有密切關係的,如能越早意識到淨零排放的重要性,就能越早在這場變革中調適並搶得先機。
誤區2:已開發國家不需要為開發中國家的減碳提供幫助。
相較於富裕的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在實現減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一方面必須解決本國的經濟、環境、就業等主要問題,另一方面還需要兼顧全球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
如果沒有相關先進技術和資金的支援,開發中國家將難以避免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來維持經濟社會的發展,隨之而來的高碳排將是必然的結果。因此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每次的國際氣候會議都有普遍的共識:就是富裕國家應該為開發中國家提供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也就是所謂的氣候資助或融資,協助開發中國家突破減碳的重重難關,加速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的目標。因此在COP26會議上,也再次達成共識,敦促富裕國家最遲在2025年前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以協助因應氣候變遷問題。
誤區3:大力推進淨零排放將阻礙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從聯合國的永續目標可得知,維持良好的生存環境是人類最大共識,產業勢必要與淨零排放結合,這已為產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對致力於創新技術和轉型的企業,我們反而應該看好它們的發展,它所有的努力會反映在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上,成為優質健康的企業而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當然努力實現淨零排放的確會影響到部分高碳排產業的利益,但這是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戰略,短期雖然會有一定的陣痛期,但長期而言,仍將有助於產業深度轉型,促進升級,加速綠色創新。
第二類是電力能源層面:
誤區1:脫煤並不代表燃煤電廠將完全退出。
煤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污染程度高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全球淨零排放道路上需要重點突破的一環。雖然實現淨零排放要大幅提高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但對於部分國家而言,這並不意味著必須關閉全部的煤電機組。因為再生能源本身有間歇性、波動性及時間性,仍需要以能夠快速起停的機組來滿足穩定供電的需求。
因此煤電的定位需要轉變,配合靈活的電源調度,協助削峰填谷,搭配氫氨混燒、以及CCUS負碳等技術,來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但是這些技術都還在發展中,仍有待觀察。
誤區2:電力淨零排放只要電源端全面採用清潔能源就可以了。
風力、太陽能、氫能與氨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只是實現電力淨零排放的前提,除此之外,還需建立能夠適應大規模再生能源併網的電網,並且還要儲能技術等輔助服務的搭配,讓發出的電能夠安全的輸送出去。所以電源與電網同等重要,均需兼顧。
誤區3:電力淨零排放只要電源與電網的配合就可以了。
要實現電力淨零排放,除了電源與電網雙管齊下以外,還需要加強電力市場的建設,透過電力市場化改革提昇運轉和投資效率,保證電力系統安全和電網的可靠度。同時,在消費端也必須引導用戶養成綠色用電的習慣,推動綠色生活和節能風氣的形成,最後才能算是完整的電力淨零排放。所以供給端與需求端均需努力。
第三類是技術應用層面:
誤區1:有了負碳排技術就能實現淨零排放,產業不需要節能減碳。
也許有人會覺得只要大力發展碳匯、CCUS等技術,那麼鋼鐵、水泥、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就不需要節能減碳。當然這些技術的確能夠清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但其實它們抵消碳排放的能力有限,要實現淨零排放還是要依靠各行業自身的努力,才能達成目標。所以除了對於碳的產生要有效管理外,更要重視源頭的控管。
誤區2:從事淨零排放技術研發的企業都具有發展前景。
通往淨零排放的道路充滿挑戰,並非所有從事相關技術研發的企業都能存活下來。企業經營必須考量成本控制並探索成功的商業模式:成本與收益是推進淨零排放的關鍵,即使目前在技術發展上有一定成果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等行業,也仍需要持續面對成本問題;此外,企業還需要對商業模式持續進行探索,在過程中不斷接收市場的回饋並及時做出改變,並位居領先者優勢並持續維持,否則會被市場淘汰。
誤區3:未來電動車普及化就能對淨零排放有幫助。
目前各國正大力發展電動車以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同時也在不斷優化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技術。大家希望在未來,電動車及燃料電池的技術與成本可以降到普及化的程度,使人們能夠更便利地使用電動車。
但是電動車的電能如果不是來自綠色能源的情況下,即使完全取代燃油車,仍不能解決淨零排放問題,必須要先改變能源結構,提高綠能占比,電動車有足夠的清潔能源可用,才有可能做到淨零排放。
綜合以上報導,雖然淨零排放是當紅議題,但是我們對淨零排放還在摸索的過程當中,容易產生誤解與迷思。未來隨著各國政策、產業發展逐漸形成,各類正反資訊的交集下,有可能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誤區,進而導致錯誤的策略或作為,必須謹慎應對。
另外我們本次介紹的主要是與電力有關的誤區,未來隨著淨零排放的期限逐漸逼近,相信會有更多爭論與激盪的議題或誤區,未來若有更新、更重要的誤區出現,我們也將會持續為大家關注並介紹。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