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再生能源總署表示,全球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以跟上不斷成長的電力需求;歐盟考慮在永續金融議題上擴大天然氣的角色;中國召開「兩會」進行「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審議。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本次節目要跟大家分享國際再生能源總署對再生能源發展的看法,除此之外,還有歐盟考慮在永續金融議題上擴大天然氣的角色及中國十四五規劃中能源相關的內容。
首先,國際再生能源總署近日表示,全球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以跟上不斷成長的電力需求。但機會稍縱即逝,因此,需要大幅度加速能源轉型。
國際再生能源總署指出,如果要在2050年前,控制全球溫度的上升,就需要使用電力取代化石燃料作為主要能源,讓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將運輸和供暖系統電氣化,來幫助減少碳排放。並使用再生能源生產大量的「綠氫」,讓無法直接電氣化的重工業和工廠使用。
此外,除了上述的努力方向以外,有數個有利因素助於加速全球向潔淨能源轉型,包含第一:占全球碳排放量一半以上的經濟體已經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第二:金融市場和投資者正在轉向永續投資以及第三:新冠病毒的影響證明將經濟與化石燃料綁在一起所產生的風險等,因此,該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能源使用量,石油將下降到百分之4、天然氣將在2025年達到高峰,然後再下降到百分之6,燃煤則下降到百分之2。
由以上報導可知,在全球朝潔淨能源轉型的趨勢下,步伐必須要再加快,才能順利達成巴黎氣候協議並減少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要如何加大力道呢?這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而且要起帶頭作用,我們來看看最近歐洲及中國發生那些大事。
歐盟考慮在永續金融議題上擴大天然氣的角色,然而卻有一些爭議,我們來看看是為什麼呢?
歐盟近期正在起草永續金融相關規範,該規範是讓私人資金協助歐盟邁向淨零碳排經濟的重要環節。
但根據一份洩漏的文件顯示,天然氣仍舊排除在永續金融分類方案外,但是歐盟認知到化石燃料在尖峰負載期間可提供穩定的電力。因此歐盟執委會正重新考慮天然氣在永續金融分類方案的定位。
歐洲天然氣協會表示,天然氣在未來幾年應被認定為驅動能源轉型的能源,例如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協助提供電力。而且隨著天然氣產業逐步朝向低碳,能發揮減緩氣候變遷的效用,因此對於天然氣如果被歸類在永續金融分類方案中表示肯定。
然而綠能團體則持反對意見,認為將化石燃料標示為「永續能源」並藉此獲取本該屬於支持綠能轉型的基金,是一種「漂綠」的行為。
我們看完了歐洲,再來是中國:
中國在2021年3月5號召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進行「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審議,2035年遠景目標提供習近平政府後15年的發展方向,而「十四五」規劃正是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頭,也適逢中共建黨百年,因此與過去所有的13個五年規劃相比,受到海內外更高的關注。
因此,我們來看看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有關能源相關內容:
十四五規劃中,有明確提到將制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因此除了將大力提升風電與太陽能發電規模以外,在核能方面,表示將安全穩妥地推動沿海核電建設,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兩會」上表示將積極且有序的,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推動核電的發展,這是近十年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以「積極」兩字來形容核電發展工作安排。
彭博社認為不像其他的替代能源:風力與太陽能,核電如此明白地在工作報告中完整論述,代表中國領導人特別重視核電在「十四五」規劃中的定位。
然而,中國總理李克強也明確表示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將發展高效率及潔淨燃煤電廠,意味中國還是會持續燃煤電廠的建設,只是為了要解決空污問題,必須採用減碳技術加以輔助。也因此各界對於中國想要順利達到2060年碳中和目標仍抱有一定的疑慮,並對於這次「十四五」規劃的減排內容稍嫌失望。
由上述報導可發現,外界專家普遍認為這次「十四五」規劃雖然有表明要增加再生能源、核能的發展,但是對於燃煤卻擱置處理,並無太多著墨,顯示除非中國經濟走緩,否則為了經濟需要,中國目前還是必須倚賴燃煤,另一觀察重點是2030年碳達峰,這表示2030年前碳排會持續增加,但是否提前或延後達峰以及之後如何積極減排,才可達到2060碳中和的理想目標。或許等到中國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針對「十四五」規劃陸續發布各部門更詳細的政策內容,才會有更明確的方向與作法。
綜合以上報導,全球朝再生能源轉型必須加快腳步,來順利達到巴黎協議減排目標;而歐盟帶頭務實探討天然氣是否界定為永續能源,對金融界及投資人都有指標意義,當然對歐盟達成碳中和也至關重要;此外,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是否可以為2060年碳中和打下良好基礎,仍然有待觀察。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請不要吝嗇與好朋友分享喔!我們下週再會!
首先,國際再生能源總署近日表示,全球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以跟上不斷成長的電力需求。但機會稍縱即逝,因此,需要大幅度加速能源轉型。
國際再生能源總署指出,如果要在2050年前,控制全球溫度的上升,就需要使用電力取代化石燃料作為主要能源,讓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將運輸和供暖系統電氣化,來幫助減少碳排放。並使用再生能源生產大量的「綠氫」,讓無法直接電氣化的重工業和工廠使用。
此外,除了上述的努力方向以外,有數個有利因素助於加速全球向潔淨能源轉型,包含第一:占全球碳排放量一半以上的經濟體已經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第二:金融市場和投資者正在轉向永續投資以及第三:新冠病毒的影響證明將經濟與化石燃料綁在一起所產生的風險等,因此,該機構預測2050年全球能源使用量,石油將下降到百分之4、天然氣將在2025年達到高峰,然後再下降到百分之6,燃煤則下降到百分之2。
由以上報導可知,在全球朝潔淨能源轉型的趨勢下,步伐必須要再加快,才能順利達成巴黎氣候協議並減少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要如何加大力道呢?這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而且要起帶頭作用,我們來看看最近歐洲及中國發生那些大事。
歐盟考慮在永續金融議題上擴大天然氣的角色,然而卻有一些爭議,我們來看看是為什麼呢?
歐盟近期正在起草永續金融相關規範,該規範是讓私人資金協助歐盟邁向淨零碳排經濟的重要環節。
但根據一份洩漏的文件顯示,天然氣仍舊排除在永續金融分類方案外,但是歐盟認知到化石燃料在尖峰負載期間可提供穩定的電力。因此歐盟執委會正重新考慮天然氣在永續金融分類方案的定位。
歐洲天然氣協會表示,天然氣在未來幾年應被認定為驅動能源轉型的能源,例如因應再生能源間歇性,協助提供電力。而且隨著天然氣產業逐步朝向低碳,能發揮減緩氣候變遷的效用,因此對於天然氣如果被歸類在永續金融分類方案中表示肯定。
然而綠能團體則持反對意見,認為將化石燃料標示為「永續能源」並藉此獲取本該屬於支持綠能轉型的基金,是一種「漂綠」的行為。
我們看完了歐洲,再來是中國:
中國在2021年3月5號召開「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政協會)進行「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審議,2035年遠景目標提供習近平政府後15年的發展方向,而「十四五」規劃正是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頭,也適逢中共建黨百年,因此與過去所有的13個五年規劃相比,受到海內外更高的關注。
因此,我們來看看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有關能源相關內容:
十四五規劃中,有明確提到將制定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因此除了將大力提升風電與太陽能發電規模以外,在核能方面,表示將安全穩妥地推動沿海核電建設,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兩會」上表示將積極且有序的,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推動核電的發展,這是近十年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以「積極」兩字來形容核電發展工作安排。
彭博社認為不像其他的替代能源:風力與太陽能,核電如此明白地在工作報告中完整論述,代表中國領導人特別重視核電在「十四五」規劃中的定位。
然而,中國總理李克強也明確表示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將發展高效率及潔淨燃煤電廠,意味中國還是會持續燃煤電廠的建設,只是為了要解決空污問題,必須採用減碳技術加以輔助。也因此各界對於中國想要順利達到2060年碳中和目標仍抱有一定的疑慮,並對於這次「十四五」規劃的減排內容稍嫌失望。
由上述報導可發現,外界專家普遍認為這次「十四五」規劃雖然有表明要增加再生能源、核能的發展,但是對於燃煤卻擱置處理,並無太多著墨,顯示除非中國經濟走緩,否則為了經濟需要,中國目前還是必須倚賴燃煤,另一觀察重點是2030年碳達峰,這表示2030年前碳排會持續增加,但是否提前或延後達峰以及之後如何積極減排,才可達到2060碳中和的理想目標。或許等到中國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針對「十四五」規劃陸續發布各部門更詳細的政策內容,才會有更明確的方向與作法。
綜合以上報導,全球朝再生能源轉型必須加快腳步,來順利達到巴黎協議減排目標;而歐盟帶頭務實探討天然氣是否界定為永續能源,對金融界及投資人都有指標意義,當然對歐盟達成碳中和也至關重要;此外,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是否可以為2060年碳中和打下良好基礎,仍然有待觀察。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請不要吝嗇與好朋友分享喔!我們下週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