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民眾黨提出應消除對電力、油氣、水等市場價格的不當干預一事,台電指出,水電價格對物價及通膨有連動效果,以電價為例,當全球因戰爭造成燃料價格高漲,有些國家直接以市場機制反映價格,造成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並帶動高通膨。以台灣為例,若要完全反映價格,平均電價至少要上漲到4.1元,以2022年初的2.62元平均電價來看,至少要上漲56%,恐怕會造成高度通膨,這樣的政策呼籲恐需再行考慮。
至於有媒體稱燃氣燃煤已回的俄烏戰前水準,台電虧損主因是綠能一事,台電則表示,國際燃料成本分為現貨與長約綜合市場,過去價格高漲時以長約為主減緩價格衝擊,目前現貨價格雖然下降,但仍高於戰爭前。以112年6月底與戰前110年6月底比較,自發燃煤成本從前年每度1.37元上漲至今年3.80元;自發燃氣成本從前年每度1.76元上漲至今年3.70元,可見燃料成本仍屬高檔,尚未回到戰爭前水準;此外,外購太陽光電成本從前年每度4.95元,今年為4.84元幾乎持平;外購風力發電成本從前年每度5.64元,今年雖開始加入離岸風電為7.03元,但以今年至6月底整體發購電量來看,外購風力僅占1.4%。
經濟部指出,至於綠電成本的部分,先期建置雖然較高,但購電量仍較傳統機組低,整體成本佔比較低,尤其綠電持續發展後會顯著地降低成本,同時隨著RE100的要求變大,綠電也成為產業外銷的剛性需求,若綠電發展不足將影響產業出口競爭力,以目前參與RE100的產業營業額已達5兆元,長期來說對國家影響極大。
台電進一步說明,國際上為了擴大民間參與綠能建設,普遍採用綠能躉購制度,透過躉購價格制定,以此鼓勵民間力量投入綠能開發。躉購制度並非台電獨創,且外購綠電總量占比小,台電去年的虧損係因國際燃料價格大漲所致,歸因於綠能躉購並不正確。
台電強調,發展綠電已是全球趨勢,發展綠電不只能減碳,更可協助產業滿足國際綠色供應鏈要求,隨許多國際品牌大廠紛紛響應RE100的承諾,也已成為國家產業關鍵需求,綠電的價值不能單純跟其他發電方式比,而是需要從產業的硬性需求程度來比。此外,綠電隨著技術進步,設置成本已逐漸下降,且可驅動新經濟成長動能,帶動投資、增加就業機會,其正面效益也不應無視。
發言人:蔡志孟專業總管理師
聯絡電話:(02)2366-6271/0958-749-333
Email:u910707@taipower.com.tw
業務聯絡人:會計處王韻淳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7250/0910-027-427
Email:u091470@taipower.com.tw
- 發布日期